top of page
20231020170646998.jpg

新二代展區
移動心聲,家的「新」

新二代
故事屋

根據內政部戶政司的人口統計資料,截至2023年8月,臺灣總人口數為23,399,654人,其中,臺灣外裔、外籍配偶總人口數已達到587,304人,因婚姻入籍中華民國的新移民人口約佔臺灣總人口數的2.51%,且有逐年增加的趨勢。在交通及資訊都相當便捷的現今,跨國移動成為日常,造就了前所未有的「家」的多元樣貌。同樣是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生活的家庭,卻擁抱著不同的文化和身分認同,家中看似平凡的擺設和物件,也因著移動而乘載了無數難以言說的記憶與情感。


在跨海移家:移人故事展的第一個展區—新二代展區,我們以「家」為意象,並於擺設中納入新二代的文章故事,期待正在觀展的您,能與我們一起透過這些日常不過的物件,靜心聆聽其中微小而真實的移動心聲。

電話亭,是行動電話普及前,傳遞情感的重要媒介,只是聲音也是迷茫生活的一束微光,告訴自己,話筒另一端或許有人等著聽到你的聲音,想知道你過得好不好。「新二代電話亭」想傳達的是在台新二代們台灣生活的點點滴滴,話筒另一端的距離可能是台灣到越南、到泰國、到菲律賓、到印尼、到中國,或相反過來。聲音在這,身體在另一端,聲音雖然指引了方向,距離卻也扎扎實實的區隔著新二代和自己父母一輩的成長經驗。「新二代電話亭」想分享給聽眾們,新二代們如何邁開步伐靠近自己父母的故事。

新二代電話亭

移面
之詞

從一變成移,代表不只是單方面的說詞,而是話語權的轉移,期許移民工和新二代的聲音可以被聽見,更成為對著麥克風說故事的人。
在新二代、移民工議題日漸浮上檯面而受到眾人關注之時,正確而完整地傳遞新二代、移民工議題脈絡的媒體卻相當地少,而「移面之詞」便是期待成為社會大眾與新二代、移民工議題的橋樑。透過故事、文化、服務、議題四個主題,第一季以新二代成長故事為主軸,串聯貼近生活的飲食文化、相關的組織、服務及社會時事等內容,第二季則以臺灣移民工工作者人物訪談為主軸,來賓橫跨社福、影視、音樂等領域,引領聽眾深入認識臺灣的移民工社會與文化。訂閱移面之詞,保證讓你快速掌握相關議題的脈絡!

移民工展區
移動的人,未來的夢

移人
視角

從移民工生活中所使用的產品或生活習慣等等,都可以感受到台灣和移民工之間的多樣性,而當移民工們到台灣工作時,習慣上的融合或改變在他們的生活中也可見一斑。本展區將舉出幾項台灣與母國的生活文化差異,帶你來看這些差異背後的有趣現象!

大多數人可能對移民工不太熟悉,想像較多停留在移工工作的樣子,或是移民在家庭中的樣貌。
但是移民工和台灣人一樣,都是立體飽滿的人,會有自己的個性,習慣、喜愛的人事物,也會因為生活環境、交通等各式各樣的原因,在休假時做出不同的選擇。
其實大家都對彼此感到陌生,所以也想問問看展的朋友,你喜歡怎麼樣的假日?歡迎大家在便條紙上寫下您的答案,並貼進對話框與大家分享!

移人
對話

移工
行李箱

「我們要的是勞動力,來的卻是人」瑞士記者馬克斯.弗里施(Max Frisch)描述西歐國家二戰之後,基於經濟動機,開啓的客工計畫。時至今日,後工業化國家的初級產業依賴非本國勞動力成為常態。台灣自1992年開啓外籍勞工的正式引進,就業服務法上路,至今30餘年,在台移工人數達742,394人,意味著在台灣15-64歲的勞動人口中,每19位便有一位為外籍移工。移工與台灣人一同撐起產業與家庭。可是我們除了移工的勞動印象之外,對來泰國、越南、印尼與菲律賓的他們,還有哪些認識呢?移工行李箱想從移工的故事出發,在台灣工作這些年,明玉、Jimenez、阿隆與蘇納經歷了哪些。一個行李箱承載著不只是母國的記憶,也是對於生活的期許,以及對於家庭的回應。

越在嘉、聽你說專區
移家的人,幸福的城

越在嘉文化棧

越在嘉文化棧於2017年5月由越南裔新移民阮金紅與台籍夫婿蔡崇隆共同創立,長期關注台灣新移民移工及新二代的教育文化問題與相關議題,希望建立一個超越美食與展演等刻板形式的東南亞文化交流據點。目前的跨文化團隊是以越南新住民、新二代、移工及台灣志工為主體,經常舉辦東南亞文化講座、語言課程及影像、戲劇及各種藝術培力工作坊,希冀台灣社會能欣賞跨國婚姻家庭的雙族裔文化,並深度引介移民移工母國文化,透過多元文化體驗、生命故事交流等形式,傾力消減台灣社會對東南亞國家的刻板印象及不當歧視。

  • Facebook

「聽你說」法律暨公共衛生諮詢平台由蔡崇隆導演與張韶韻共同創辦,以越在嘉文化棧為基地,與在地律師、藥劑師、心理師合作,免費提供法律、用藥、心理一對一諮詢服務給東南亞移民工、新二代、甚至移民工的家人或雇主,一同面對生活與工作中遇到的難題。

Listener
聽你說法律暨公共衛生諮詢平台

  • Facebook
  • Instagram
  • YouTube
bottom of page